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时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近日,记者就“翻一番”相关问题采访了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何纲。
何纲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按照统计学规则和规划惯例,这个“翻一番”目标是扣除价格因素,以2010年为价格基期,按不变价格来计算的,是“货真价实的倍增计划”。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到2010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但这并不意味着2020年人均收入就是简单的“乘以2”,考虑到通胀因素,届时人均收入数字应该会超过38218元和11838元。此外,报告中的“人均收入”,是指全体人民的平均收入,所以“翻一番”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收入水平都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20年,可能低收入者增加的更多,高收入者增加的要少一些;而且在不同行业中,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届时也有可能出现某些行业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而某些行业从业人员人均收入并未翻番的状况,这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谈到西藏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时,何纲分析说,结合西藏2001年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剔除物价因素,单纯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倍增计划”看,到2020年,西藏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自2001年以来,西藏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GDP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年限进一步缩短。GDP从200亿元增长到300亿元用了3年时间(2004—2007年),从300亿元增长到400亿元用了两年时间(2007—2009年),而2009年以来,GDP从400亿元到500亿元、从500亿元到600亿元均只用了一年时间,跨越式发展的势头非常明显。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看,从2006年西藏开展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到2011年底,累计已有33.87万户、174.27万农牧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61平方米。乡镇、行政村通公路率分别提高到99.7%和86.4%,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1.67%和92.8%。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4元,比2010年增长18.5%,连续9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2001年的5.1∶1缩小到2011年的3.3∶1,已接近全国3.1∶1的城乡平均差距。
何纲分析说,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西藏生产总值将达到1576.09亿元,为2010年的3.1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4050.11元,约为2010年的3.4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2340.70元,为2010年的2.1倍。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到2020年可以实现“翻一番”目标。但是,从当前西藏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来看,到2020年,西藏要实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或基本持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们面临的压力显然还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