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里有了拖拉机、播种机等农机设备,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的农民普布家里的农活不再需要全家所有的壮劳力齐上阵,20多岁的普布成了家里的剩余劳动力。近日,好消息传来,他在一场农牧民专场招聘会上,被一家酒店录用为保安。

    2012年,和普布一样,西藏农牧区的大部分剩余劳动力都成功实现转移就业,在城里找到了工作。

    据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突破45万人,实现农牧民劳务创收18.8亿元,西藏企业农牧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3.5%。

    200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根据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数据,西藏去年共投入100余万元对拉萨市尼木普松乡雕刻和经幡印刷、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农牧民手工唐卡、山南地区隆子县雅砻建筑工等6个自治区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全年品牌劳务输出1.5万人,约合2万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超亿元。

    提高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据了解,仅前两年,西藏投入到农牧民技能培训中的专项资金就达到1.14亿元,培训农牧民26万余人。

注:本文转载自未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QQ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400-858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