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昌都地区将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基层农牧、水利、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推进农牧业服务机制创新。昌都地区将着力完善农牧科技推广、疫病防控、农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农牧民,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农牧业,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变农牧区。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昌都地区将继续推进在乡镇建立敬老院、在行政村建立养老点,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农村“五保”供养范围;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分层次保障办法和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力争在今年实现全地区各险参保率达9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所有孤儿得到有效救助。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抓住国家、自治区对昌都政策特殊、政策优惠的有利时机,昌都地区将采取政策扶贫、项目扶贫、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各项措施,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对全地区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年力争减少贫困人口3到5万人。
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体事业。落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强化阵地、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三大主题,在农牧区建设95所农牧区双语幼儿园,改扩建122所小学,全面提升农牧区教育质量;重点实施农牧区各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巩固提升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实施“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努力解决农牧区缺医少药的问题;建立稳定的农牧区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强乡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今年将努力实现县级新华书店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拓展农牧区金融服务。昌都地区将加强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农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强农惠农的支持力度。同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巩固和扩大农牧业保险产品种类和覆盖范围。(记者 闫党恩 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