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5.74亿元,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1056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7%、16%、32.96% 。

    洋溢着春天的气息,雅砻河谷处处彰显生机勃勃。第一季度,山南地区捷报频传:全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5.74亿元,同比增长12.7%;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1056元,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亿元,同比增长32.96%。这一组组喜人的数字昭示着山南地区经济的强势开局。

    山南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张永泽说:“今年一季度,山南地区紧紧围绕建设‘六个模范区’、‘四基地一核心’和打造‘两圈两带’决策部署,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好中有快,为实现上半年既定的经济目标开了好头,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以来,山南地区农牧部门立足“早”字,狠抓冬播作物田间管理、农用物资调运供应、农田基本建设等春耕备耕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春播面积8.8万亩,落实优质青稞原料基地3.6万亩、红土豆原料生产基地1万亩、禽类养殖任务240万只,新生仔畜20.91万头(只)。

    工业继续占据半壁江山。作为助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运行趋好,增长趋稳、结构趋优”的良好走势。山南地区工信局局长邓世杰说,预计工业总产值达1.27亿元,实现增加值5847万元,同比增长15.7%,工业经济交出的这张“成绩单”令人欣慰。

    旅游产业和非公经济发展良好。前三个月,山南累计接待游客9.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56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1.2万户,从业人员6.06万人,同比都有较大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财税收入增长强劲。山南地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政策给力,投资消费双双加快,成为支撑山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一季度完成国家投资6.7亿元,增长4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地区发改委主任松嘎介绍,一季度,山南地区按照“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抓好项目促发展”的理念,加快实施泽当污水处理厂、徽韵文化科技中心等项目,公交车停靠站和街心公园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在项目引进和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目前,252个续建项目复工达到231个,384个新建项目已开工45个。

    城乡发展统筹推进。乃东县昌珠镇统筹城乡示范点和3个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建设前期工作完成,5020套保障性住房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安居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程有序实施。落实资金2107.9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三老”人员等12项民生政策资金补助标准,“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100%、107%。

    谈起全年目标的落实,山南地委书记其美仁增表示,全地区将认真落实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对山南提出的“一定要确保生态环境良好,一定要切实增加群众收入,一定要加快旅游业发展,一定要抓好特色农牧业发展,一定要抓好职业教育,一定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工作要求,强化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西藏新闻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QQ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400-858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