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西藏情况,中央财政投入连年增加,2008年以来,累计下拨救灾、社会救助、优抚等专项资金41亿元人民币,人均民政资金投入居全国首位。”中国民政部部长李立国6月7日在拉萨说。
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在此间举行的西藏自治区第八次民政会议上坦言,西藏民政保障能力还比较弱,离各族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由此,西藏民政是“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现代民政发展路子”,西藏民政工作的重要举措中则包括把更多财力、物力、精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向农牧区和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斜。
会议消息透露,在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方面,要充分发挥民政保底作用,努力使民政对象困有所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西藏自治区提出,到2016年,实现有意愿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在县以上供养机构供养率达到100%,到2015年,实现孤儿在政府主办的地(市)以上儿童福利院集中收养率达到100%。
在提升社团组织监管能力方面,洛桑江村指出,要适应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政社团登记监管制度,坚决防范和打击地下非法组织。指导合法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活动。要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提高民政服务效率和质量。
洛桑江村说,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快建立养老等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通过汇聚解贫济困力量、把握公益方向、严格监管和信息发布制度,确保慈善事业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中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