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关于做好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根据相关要求,我市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群众中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宣传工作,协助村(居)“两委”班子全面落实包虫病防治措施。
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学习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动员部署大会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把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作为驻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明确驻村工作队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把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纳入驻村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坚决打赢包虫病防治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入户宣讲等形式,结合重要节日,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宣讲会和专题讲座672场次,发放藏汉双语包虫病综合防治宣讲材料20余万份,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什么是包虫病、包虫病的危害等知识。受教育群众覆盖全市275个行政村,确保农牧民群众对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真正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了解掌握包虫病病情、防治措施,引导群众打消思想顾虑,积极参与筛查、治疗,转变生活上的陈规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预防的良好局面。
落实体检筛查。积极协助村(居)“两委”班子把早发现、早救治包虫病患者纳入驻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包虫病全民体检筛查和患者救治措施。积极配合各县(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院医护人员,按照“市不漏县、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要求,组织辖区农牧民群众通过B超、血清检查全面筛查包虫病,对疑似患者开展再次复诊确认工作,对确诊包虫病患者开展护送陪同就医活动。
加强源头治理。协助村(居)“两委”班子组成清点小组,通过走村入户,对每家每户家犬进行摸底核查统计,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登记台账,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并积极协助县、乡公安部门对流浪犬只进行抓捕送往流浪犬收容站统一管理。同时,按照“月月驱虫、犬犬投药”的原则,联系协助乡镇卫生院和村兽医为各家各户发放驱虫药,指导犬主等人员投药,登记驱虫情况,从源头上加强对包虫病的防治工作。截至目前,协助办理犬只登记证4485本,抓捕流浪犬3900余只、发放家犬驱虫药18万余份,开展牲畜筛查7万余头、牲畜无害化处理600余头。
改善卫生条件。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美丽乡村、人人有责”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积极协助水源地管护员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定期巡查水源地卫生,及时清理取水口杂物,在水源地建设防护设施,防止犬与人畜共用水源,及时清理草场犬类粪便,防止污染草原,引起人畜共同感染。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牧民定居点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与改造相关工作,改善群众生活卫生条件,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增强群众身体素质,创造健康村居生活。截至目前,共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工作1000余场次。
注重信息报送。每周、每月、每季度及时向县(区)强基办报送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信息,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提供信息,保证报送的信息突出中心、抓住重点、反映难点。
对于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过程中,形成的工作亮点与成效,及时形成信息报送县(区)强基办,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把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情况反馈给上级部门,保证沟通实效,确保下情上达,确保及时掌握包虫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