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大昭寺广场周边选购纪念品。

  拉萨以得天独厚的高原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11年,拉萨旅游业以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创出了旅游接待人数新高。昨日,记者从拉萨市旅游局获悉,去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4万人次,同比增长24.33%,实现旅游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1.11%,实现了“十二五”旅游业的开门红。

  针对性推广宣传助推拉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拉萨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董天林介绍,近年来,随着拉萨旅游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近年来,拉萨市旅游局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管理体系、请进来、走出去“大力宣传推广等措施,助推了拉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据了解,全市近几年接待游客人数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为135万人次、320万人次、413万人次;旅游收入连续增长,分别为11.74亿元、32亿元、42亿元。

  2011年1至11月,我市游客接待人数就已突破500万人次大关。到了年底,旅游接待人数已达514万人次,同比增长24.33%,实现旅游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1.11%。

  文化与旅游想结合共促拉萨旅游业发展

  为促进我市旅游发展,十二五”期间,拉萨市旅游局将紧紧围绕《拉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拉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到2015年,力争把拉萨创建成为“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十二五”期间,我市的旅游发展将借助政府部门的政策及资金的扶持以及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这一平台有机结合,通过一本书、一首本地特色旅游歌曲、一部反映拉萨题材的片子,进一步推动我市的旅游与文化更好的融合,从而打造精品的旅游品牌,并通过精品旅游品牌再次提升拉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同时,针对拉萨56个古建筑大院的开发利用,董天林说,古建筑大院开发、利用要站在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如何更好地保护古建筑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体现它的价值。除了大打文化牌,期间拉萨市旅游局还将依托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进一步打造“纳木错国家生态公园”及开发斯琴拉措。

  2015年力争接待游客800万人次

  董天林说,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围绕”一城、一湖、三廊道“的旅游发展总体格局,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力度,极力培育和打造拉萨旅游精品。围绕”高原明珠·雪域圣地“拉萨旅游主题形象,进一步做好宣传和促销工作,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围绕”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创建工作,要在产品定位、规划决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加强区域合作、规范市场秩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有新突破。

  同时,还将围绕我市”一点、两翼、四个辅助游览区“的旅游发展总体格局,和”一环一线“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培育和提升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八廓街、纳木措等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到2015年,5A级景区达到4个,4A级景区达到8个,3A级景区达到14个;旅游特色县达到2个、特色乡达到5个、特色村达到12个,高原工业旅游示范点达到4个,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8个。要把旅游重点乡、村建成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优秀旅游区。

  2015年,我市力争接待国内外旅客达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0亿元,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