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拉萨市工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关于“壮大二产”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优化区域布局,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

  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

  2011年,拉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打造“一区三园”建设,在优势矿产业、绿色食(饮)品加工业、新型建材业、藏药业和民族手工业五大优势支柱产业带动下,拉萨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全市工业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工业各项指标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总量增长较快、效益明显改善、结构不断优化、后劲显着增加”的发展态势。

  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7.18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工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30%(现价比),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撑地位进一步凸显,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工业效益大幅攀升、贡献率快速提高,完成工业税收达3.41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发展不仅在“量”上得到提升,“质”也有了大的飞跃,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总产值上亿元的企业7户,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1户。在工业销售积极增长的同时,拉萨市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各级扶持资金。2011年,拉萨市为64家企业争取到国家和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28亿元,占全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总额的60%。

  传统优势产业产值不断增长

  拉萨工业传统优势产业主要是优势矿产业、绿色食(饮)品加工业、新型建材业、藏药业和民族手工业五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其中:优势矿产业占33%,绿色食(饮)品加工业占25%,新型建材业占15%,藏药业占5%,民族手工业占2%。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5.8亿元、12亿元、6.5亿元、2.4亿元和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以上。

  在保持工业传统发展的基础上,拉萨市还制定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了扶持企业力度,打造工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发挥重点项目带动作用,加快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关键的生产经营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倾斜,重点选择了符合产业政策鼓励扶持方向和发展潜力大的金哈达药业等龙头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通过集团化经营转变藏毯、藏药业两大产业现有的发展模式,提升整体竞争力,推进了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强化环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技术改造进行工业污染治理,引导企业引进先进工艺设备、配套环保设施。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督促企业污染治理,关闭拉萨市区污染严重的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艺设备,加快新建120万吨/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步伐。随着华泰龙矿业二期、5100矿泉水改建、珠峰实业、当雄光伏电站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特色工业项目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大区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为加快推进拉萨市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拉萨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拉萨市“一区三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围绕园区道路、配套设施、标准厂房“三大平台”,加快“一区三园”基础设施建设,把“一区三园”打造成承接特色优势产业大区的主要平台。同时,培育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具有持续强劲竞争优势、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大的产业集群。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

  拉萨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拉萨市将积极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大区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一区三园”现有的国家及开发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的品牌优势、基础优势,合理规划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能力强的园区,积极推进“一区三园”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扩充产业承载空间,努力把“一区三园”建设成为拉萨市特色优势产业大区的基地,成为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