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区保障房目标任务是13540套(户),预计今年5月底前所有的保障房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0月底前,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据了解,截至到去年10月底,我区1.55万套保障房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保障房跨年度工程项目绝大多数完工并交付使用,部分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附属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新增的300户租赁住房补贴兑现及时到位。此外,我区还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为农牧民安居工程实施注入力量。去年分两批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计划6万户、投资3.76亿元,有94%的农户享受到最少6000元的建房补助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有力支持了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
为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2011年我区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了2个百分点,由8%提高到10%。
通过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以及向县一级、区外和亚东地震灾区延伸服务、推进公积金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网络化等措施,使住房公积金在帮助干部职工购房方面的互助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资金总体运行安全。2011年全区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突破100亿元,使用率达到60.5%,全年住房公积金归集量和使用量较上一年分别提高16%和10.7%。另外,2011年全区公有房屋调查统计工作在各地市、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目前各辖区内的公有房屋调查统计工作已基本完成,部分地市和单位已通过自治区的审核,为摸清公有房屋家底、加强公有房屋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今年全区保障房目标任务是13540套(户)。其中:廉租房1200套,干部职工周转住房2640套,公共租赁住房5000套,城镇棚户区改造3000户,林区棚户区改造700户,新增租赁住房补贴1000户。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还将加强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的协调,加快落实建设用地等前期工作,加快项目审批、加快开工建设。预计今年5月底前所有的保障房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0月底前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2011年的续建项目要全部交付使用。
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会议上,自治区还与各地市签订了《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目标责任书》,以此落实工作责任。
“在确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前提下,经有关部门批准,廉租住房房源充足的市、县,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周转房)并轨使用。实行周转房租金同级财政代扣管理,将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将纳入公共租赁房保障对象,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和公积金监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我区各地(市)将会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按照建设任务增加地方预算,充分利用援藏资金用于保障房建设,积极探索保障房建设与市场相结合的新路子,创新融资渠道,吸引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和运营。
同时,为支持边境县乡基层组织建设,改善边境地区干部职工、群众住房条件,自治区决定从今年开始,取消全区21个边境县城及边境一线乡镇在保障房项目中的地方配套。另外,我区还将进一步加快公有房屋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全区公有房屋年度报表制度,使公有房屋管理更加规范。
据了解,2011年全区建筑安全生产事故4起、死亡4个人,而当年死亡人数只占控制指标的20%,即控制指标是20人。为了保证建筑市场的安全生产,我区各相关部门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落实各级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还扎实开展开复工前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跟踪督查,消除隐患。去年,拉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开展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执法检查156家次,共检查建筑施工工地38个,下达停工通知书5份,整改通知书29份,整改安全隐患137处,整改率为100%。
据介绍,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充实网络平台上的企业、人员、项目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全公开,调动各地市住建部门市场监管的积极性,开放地市、县一级网络平台,提高网络办理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违法违规举报,行业统计等工作效率,同时还将研发资质网络申报系统,实现建筑企业资质申报、初审、终审全面网络化。